走出网络依赖,小小少年大转变

TIME:2021-07-13 返回列表

入学前问题概要:

学生信息: 小戴(化名),男,广东广州人,十二岁,小学六年级。

主要成长问题: 在家里叛逆、网络依赖,性格急躁,学生性格固执,缺乏弹性,脾气暴躁,缺乏耐性,在学校经常厌恶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游戏比生命重要,爸爸平时管的较少,主要有妈妈来教育,平时跟爸爸妈妈沟通很少,

问题概括:1、脾气暴躁,易冲动;2、家庭关系紧张,3、亲子沟通不畅;4、明辨是非辨别能力差,无目标感;5、缺乏毅力,懒惰等。6,游戏比自己生命重要

 

 

入学时间及在校教育方案:
2020年09月25日入校,学制6个月。

转化教育方案 :

1. 家长要心态平和首先要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在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静心态,不宜过分投入。还要告诉孩子上网的坏处,比如容易近视,晚上容易做噩梦等。

2. 要疏不要堵

然后,给孩子定了有个规矩,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并不反对孩子适当上网玩游戏,规矩主要是:每天限制孩子上网两个小时,而且必须是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才能上网,如果周六周日,可以帮助家里完成一些家务活之后奖励上网时间,要严格按照要求办事。

3.用孩子的表现积分来兑换游戏时间

这些时间要根据儿子的表现的变化而定,比如周五完成不了作业,那周六玩游戏的时间相应就会减少。

要培养尊重规则,更要让他学会自己选择 ,"比如这次期末考,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游戏时间就由你自己安排。"让孩子自己安排,也是让孩子自己做出抉择,如果他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学业),就能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游戏)。

4. 培养兴趣

平时在闲暇的时候,多带孩子做一些户外活动,通过户外运动让孩子了解到生活还是有很多层面的,自己的生活不用局限于网络。

5.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6.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自己。这个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戏,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

比如,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儿半个小时,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

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就是,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6.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家长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7.帮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比如说,当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8. 使用阳性强化法

使用阳性强化法,一开始给孩子定目标,一整天不玩电脑,如果做到了,就可以去吃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或者买一个自己一直想买的小玩具之类的。然后是三天不碰电脑,一个星期,一个月,慢慢延长这个过程。最终达到戒沉迷网络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监督人,随时监督戒沉迷网络的人,并且对于他做到预定目标。

9.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沉迷网络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强化,即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所以消除沉迷网络的办法便是逐步不强化,使上网操作逐渐减少并不和强化物结合,沉迷网络便很易根除。具体办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10. 友好协商

家长和沉迷网络孩子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发育、发展的关键。然后理出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上网索取钱物,而钱不够便会养成说谎的习惯,上网占用时间过多会疏远亲情与友谊,不利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老师配合。

11. 奖励机制

家长与沉迷网络孩子双方协商,定出总体计划,在两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玩手机的时间,达到偶尔玩手机上网或不玩手机不上网。如原来每天沉迷手机6小时以上,则开始一周减为4小时,第二周2小时,第三周1小时,第四周半个小时。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奖励(用代币制),即每周发给适当的代币,到月终换为现金。做不到时则罚,但不可打、骂,而是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娱乐、看电视或其他活动予以减少,如不给吃快餐,不给吃冰淇淋等。这样,两个月内会消除沉迷网络。

12. 代替疗法

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所以不让其上网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游等。

13. 焦虑

叫孩子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孩子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孩子还要提醒自己,沉迷网络有危害。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压制上网的念头。

小戴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调整和专业指导,走出了沉迷网络,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开心快乐的去学习了。通过咨询,也让家长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接下来父母对小戴改善赋予满意的评价,沉迷网络未必是一个归因,它可能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当中,本身就需要被处理的一些情结,一些动力。所以这一部分家长的及时求助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业跟踪反馈

2021年02月25日结束学习回家,孩子目前在家专心的学习,学校反馈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提升,与父母关系处理比较融洽,断绝了网络来源。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